部編義務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于2019年春投入使用。為幫助教師全面理解、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原則、結構體系與編排思路,科學有效地實施教學,2019年3月14日,由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惠山區教師發展中心和江陰市教師發展中心承辦的“無錫市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3、4單元)教材培訓研討活動”在省錫中實驗學校第一小學舉行。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鄭霞老師、惠山區教師發展中心綜合部殷亞清主任、惠山區教師發展中心徐月老師、江陰月城實驗學校季勇副校長以及無錫市各區語文教研員和各校二年級語文教師代表等共計四百余人。本次活動由省錫中實驗學校第一小學語文分管教導萬詠梅老師主持。
首先,徐月老師就第四單元的教材要點作了簡要分析。徐老師以“凸顯語文要素扎實語言實踐”為主題,關注單元編排意圖,結合課后練習,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三點建議:刪繁就簡,確定教學內容,不隨意生發課文內容;融匯貫通設計語言實踐活動;關注學生語言知識的獲得。徐老師說:只有放棄慣性思維,遵循部編教材的意圖和學生的發展規律,在課堂上集中教學,凸顯語文要素,進行語用訓練,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接著,分別由省錫中實驗學校第一小學的兩位青年教師徐萍和徐露,展示了閱讀研討課《我是一只小蟲子》和“我愛閱讀”項目研討課《手影戲》。徐萍老師的課堂充滿生活情趣,緊緊圍繞“當一只小蟲子還真不錯?!睅ьI學生走入小蟲子的有趣世界,體會小蟲子的“小巧”帶來的趣味。徐露老師通過“我愛閱讀三步曲”的項目化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領會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手影戲》中充滿趣味的兒童生活,并將課堂學習延伸至課外,布置錄下親子手影戲視頻的作業。
而后,殷亞清主任就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我愛閱讀”欄目進行了項目化學習的課例分析。殷主任從教材編排意圖的角度指出了“我愛閱讀”項目化學習的必要性;根據“我愛閱讀”“小空間大容量”的特點闡述了實施項目化學習的可行性;又將語文核心概念和具體課例相結合,提出了“我愛閱讀”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要點。她指出要通過“我會讀、我知道、我會評和我會做”四個步驟建構“我愛閱讀”教學模型,關注識字方法和基于文本特點的自主閱讀方法和規律的教學。在此基礎上,教師要著力教學載體的變化,支撐教學過程的自主展開,由課文延伸至學生生活實際,實現學生技能的習得。
在下午的研討活動中,來自江陰月城實驗小學的楊菁老師對第三單元進行了教學要點簡述。她指出第三單元作為識字單元不僅包含了規律識字的語文要素,而且還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人文主題,要引導學生在生活與故事的情境中愉快識字,并在識字過程中發現規律,掌握識字方法。接著,來自該校的黃曉艷教導展示了識字研究課《中國美食》。黃教導的課堂通過創設完整的生活情境,對與火有關的字進行歸類識字,設計了能夠運用于實踐的作業練習。這堂識字課清晰地向老師們展示了結合生活情境展開的識字教學。
課堂結束后,季勇副校長對生活情境中的識字教學作了簡要指導。他指出根據課改的方向,在課標要求和教材安排的基礎上,識字教學要結合生活情境展開。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識字資源,最大化教材功能,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和富有情趣的課堂教學中學得有趣、學得廣泛,在實踐運用中學得扎實。
專家的引領,生動的課堂,讓老師們在理論與實踐的交互中,明確了教材目標的指向,明晰了課堂教學的方向,進而能夠更好地把握教材,優化課堂內容,凸顯語文要素。
撰稿:程意靈 楊佳慧 攝影:朱捷



